更絲滑的操作體驗、更好玩的主題互動,更智能便捷的AI功能,華為鴻蒙HarmonyOS 6正式登場。
10月22日,華為舉辦“鴻蒙操作系統6·特別發布”活動,正式推出新一代操作系統HarmonyOS 6。公測版同步向用戶推送,華為Mate 60、70系列等大批機型已收到HarmonyOS 6.0.0.108 SP6版本更新。
此次更新取消開發者標簽,系統不再有“NEXT”后綴,直接以HarmonyOS 6.0命名。余承東在發布會上表示,HarmonyOS 5終端設備數已突破2300萬,而HarmonyOS 6則實現了從生態到體驗的全面進化。
華為已公布HarmonyOS 6公測版手機和平板適配機型名單。
Mate系列包括HUAWEI Mate 70、Mate 60系列的多款型號。
Pura系列覆蓋HUAWEI Pura 80、Pura 70全系產品。
折疊屏及 pocket 系列包括HUAWEI Mate X6、Mate X5、Pura X及Pocket 2系列。
nova系列包含HUAWEI nova 14、13、12系列及nova Flip等。
平板電腦則主要適配了HUAWEI MatePad Pro 13.2英寸2025/2023款、12.2英寸2024款及11英寸2024款等多款產品。
從10月22日起,HarmonyOS 6面向首批90多款機型陸續開放升級。用戶可在“設置-系統更新”或“我的華為”App首頁申請升級嘗鮮。
HarmonyOS 6實現了跨生態互聯,支持與蘋果設備互傳。
余承東介紹,該功能無需流量,近場即可快速傳輸數據,打破設備邊界,讓數據流動更自由。
華為還發布了鴻蒙星河互聯架構,傳輸速率高達160MB/s。
在該架構支撐下,跨端分享、多屏協作、應用接續等體驗得到提升。
目前華為“碰一碰”支持應用已超60個,用戶可通過簡單的“碰一碰”輕松分享照片、音樂、鏈接等內容。
手機與電腦輕輕碰一碰也可以分享文件、視頻、圖片等各種精彩內容。
HarmonyOS 6的AI能力大幅提升。
“超級助理”小藝不僅懂16種方言,還能輕松做深度研究、一句話修圖、幫助視障用戶看世界。
基于鴻蒙智能體框架,首批80多個鴻蒙應用智能體已經上線,如攜程AI行程助手、大麥智能體,螞蟻健康管家、訊飛曉醫等。
這些智能體能幫助用戶搞定旅行攻略、值機選座、掛號就醫等生活事務。
圖庫、備忘錄、文件管理等系統級應用也帶來了全新的AI體驗。
例如,備忘錄中的AI幫寫助手支持多種模板,用戶可通過指令進行文案撰寫、潤色和擴充。
圖庫的AI一鍵成片功能則可選擇多張圖片智能搭配運鏡、音樂生成視頻。
基于方舟引擎,HarmonyOS 6讓多品類設備的性能提升15%,續航提升35分鐘以上。
系統實現了 “秒啟秒開秒加載” ,應用啟動速度、頁面切換速度、內容加載速度顯著提升。
分屏體驗、視頻拍攝、長時間游戲、高清直播等高頻場景的性能體驗也將大幅提升。
在安全方面,HarmonyOS 6帶來了更智能的主動安全防護,星盾安全架構再升級。
截至2025年9月,99%的鴻蒙應用已支持鴻蒙首創的安全訪問機制,HarmonyOS已攔截了超過240億次不合理的權限索取。
全新的AI防詐功能支持親情防詐,更好地幫助用戶和家人防范詐騙風險。
而AI防窺能力在檢測到旁人注視你手機時,會自動隱藏應用內容,保護用戶屏幕隱私。
余承東在發布會上強調,鴻蒙生態發展迅速。
互聯網頭部應用已全面適配鴻蒙系統,并在迅速完善中,中長尾應用也在加速沖刺。
騰訊、阿里、字節等伙伴也帶來了許多創新體驗。
微信、QQ、淘寶、支付寶、抖音、今日頭條、美團外賣、京東等多款應用重磅升級。
航旅縱橫、高德地圖、大麥、《三角洲行動》《原神》等應用也打造出多項鴻蒙獨有體驗。
京東在鴻蒙6首發高精度AR擺擺看功能,可實現真實家居環境掃描,對大件商品進行虛擬擺放和試看。
騰訊地圖首發實況窗紅綠燈讀秒。這些創新功能顯示鴻蒙生態正從基礎適配邁向創新突破。
為幫助用戶順利升級,華為官網更新了鴻蒙HarmonyOS系統的升級準備教程。
教程介紹了從HarmonyOS 4和HarmonyOS 5升級至HarmonyOS 6系統的準備工作,主要是數據資料備份。
在HarmonyOS 4升級HarmonyOS 6的頁面中,華為公布了支持通過外部存儲設備備份數據的適用機型。
這些機型包括HUAWEI Mate 30系列、P40系列、Mate 40系列、P60系列等多款老型號手機。
有用戶猜測這些機型可能都會支持升級HarmonyOS 6系統,但具體適配情況還需待華為官方最終公布。
HarmonyOS 6推動生態體驗從基礎適配邁向創新突破。從“0到1”的破冰,到“1到100”的生長,鴻蒙生態的每一步都在重新定義操作系統生態的發展路徑。
隨著多款鴻蒙應用智能體全面上線,鴻蒙生態體驗也全面向AI演進,驅動人機交互方式真正從傳統的“APP觸控”轉變至“自然語言交互”。
全部評論 (0)